土木工程材料实际服役年限常常远低于设计年限。近日,由东南大学牵头9所高校、5家企业共同组建的“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在东南大学揭牌。据悉,该中心将致力于绿色、节能、长寿命、智能化土木工程材料的研究。
据了解,土木工程材料是基础工程建设所必需的物质基础,但我国土木工程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能量消耗过大、使用过程中过早失效等现象。
相关数据表明,2011年,我国混凝土产量超过100亿吨,是除水外使用量最大的材料之一;水泥和钢铁产量分别高达20.6亿吨和6.9亿吨,占世界产量的60%以上。还有,混凝土结构工程存在过早失效和提前退出服役等问题,比如设计年限100年,但实际使用年限只有70年,我国每年因钢筋混凝土结构过早失效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000亿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缪昌文表示,“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就是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虽然建筑业是最大的资源消耗型行业,但是它同时具有大量消纳和利用各种废弃物的潜能,是建筑垃圾和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最重要领域。”
据介绍,该中心将围绕土木工程材料的绿色化,联合国内外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研发和生产的核心创新力量,将绿色、节能、长寿命、智能化土木工程材料的关键共性技术作为中心的主攻方向。
据悉,预计中心经过4—8年运行,有望使行业内单位产值碳排放量减少30%,能耗降低20%,协同容纳安全处置全国固体废弃物达50%,混凝土结构的寿命延长3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