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举行的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重庆大学等单位完成的混凝土裂缝分龄期防治技术与新材料应用获得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已应用到全国60多项工程中,因减少裂缝修补等节约成本达10亿元。
据介绍,我国用于重要建筑结构的混凝土年产量已占全球50%以上。混凝土裂缝是钢筋锈蚀和工程耐久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导致了大量基础设施使用寿命缩短和财富严重流失。
据该项目负责人钱觉时介绍,我国正处于高速建设时期,优质的混凝土原料匮乏,加之工业废渣的大量使用,及对缩短建设周期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需求,都使得混凝土裂缝防治面临新的挑战,并且难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和现有技术,必须根据我国工程建设的特点和需要进行研发。该项目经过近十年的研究积累,系统获得了混凝土裂缝分龄期防治新材料和新技术,显著提升了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和服役耐久性。
该项目取得的原创性主要成果为:基于断裂和损伤力学理论,借鉴仿生学原理,发明了基于微生物矿化的微裂缝自愈合剂;研发了相变导热流体,代替冷却水用于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研制了外涂型保湿养护材料和凝结时间可调的磷酸镁水泥,可对不同龄期混凝土表层形成性能优异的防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