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三峡大坝、珠港澳大桥,还是我们身边的南京地铁、南京南站,这些大型工程的“身躯”都是东南大学“招牌”的混凝土。这个中国最牛的材料学科,昨天度过了86岁生日!更传奇是,目前我国从事混凝土研究仅有的两位院士,都出自并任教于东南大学材料学院,而且两人还是师生。
东大材料学院有对“师生院士”
“孙伟院士是我的恩师,我本科阶段很多基础课程都是她所教授。”昨天,东南大学举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院30周年暨材料学科办学86周年庆典。
采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大材料学院教授缪昌文介绍说。
他所感激的恩师,是混凝土研究领域的传奇人物——中国工程院、东大材料学院教授孙伟。东大“土生土长”出来的混凝土研究领域的师生院士,一直传为学界的佳话。
“女院士和她的混凝土世界”,很多人第一次听说时都会惊叹。今年已经79岁高龄的孙伟院士,曾攻克许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防防护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而能让孙伟院士走上材料学研究的方向,据说与她少女时期看过的一部电影有关。
电影讲述的是国家正在热火朝天开发建设的场景。在几乎是男人世界的工地,有位女工程师在复杂的工地现场指挥着整个工程井然有序地进行。正是这位镇定自若的女主人公的形象,打动了她,并且促使她在后来的高考志愿中填报了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前身)土木工程系。
防治“癌症”延长混凝土寿命
“东大材料学科起步于上世纪20年代,由中国混凝土之父吴中伟教授建立。”东大材料学院混凝土研究“牛”在哪儿?缪昌文院士告诉记者,像三峡大坝、京沪高铁等重大工程,以及很多军事国防工程都应用了东大混凝土技术。
别看用石子和钢筋浇筑的混凝土,其实也有“癌症”。“碱骨料反应就相当于混凝土的癌症,病情表现就是开裂,如果一些大坝工程出现开裂,危害就如黄河决堤了。”缪昌文介绍说,在不同环境中,混凝土开裂的原因不一样,比如建在近海的核电工程,要防止海水冲刷腐蚀,而西北地区的工程,则要预防因为缺水引起的开裂。
“兰州至新疆的兰新铁路建设中,我们在混凝土表面喷了一层肉眼看不到的保湿分子膜,解决了缺水开裂隐患。”缪昌文说,别看混凝土是个很粗的材料,但其实也包含原子、分子、微米、纳米等,要从本质上让混凝土更长寿,除了借助外部措施,还得研究微结构改变来保证不开裂。
其实这些新技术,就在我们的身边。 “南京地铁施工的时候用了很多我们新的技术,比如抗裂防渗技术,解决了很多复杂的问题,应该说南京地铁工程质量做的比较好,没有发现贯穿裂缝。”缪昌文解释说,南京地铁轨道面有望实现100年不开裂。
相关文章推荐
版权所有©东莞市预拌混凝土协会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莞龙路下桥银门街1号建筑之家二楼
电话:0769-22084399 传真:0769-22621806 E-mail:drca@163.com
粤ICP备051327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