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产能过剩的危机,越来越多的水泥企业瞄准下游混凝土产业。随着节能减排、环保低碳等政策的出台,以及保障房建设、建材下乡等政策的推动,为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提供了更大的契机。针对混凝土行业的未来发展等问题,中国水泥网记者采访了深圳市水泥及制品协会常务副会长史绍茂。
据了解,2011年深圳市混凝土产量为1969万立方米,加上墙材、管桩、水泥制品以及其他制品共2307万立方米。截至2010年底,深圳市预拌混凝土搅拌站达到107个,拥有218条预拌混凝土生产线,拥有混凝土泵车300多辆,年均实际销售的混凝土为2000万立方米左右。
《深圳市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行业2012-2016五年发展规划》中指出,有效控制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数量由“十一五”期末的67家减至50余家,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点数量由107个降至70-80个。史绍茂认为,要想减少混凝土搅拌站的数量,让有实力的水泥企业收购混凝土搅拌站是一条好的出路。水泥企业建造搅拌站有主要的原材料,从产业链的发展、延伸和衔接等方面来讲,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是可行的,对上下游产业的生产、销售也是有利的。
史绍茂指出,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产业有利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深圳市目前共有混凝土搅拌企业67家(法人企业),有107个搅拌站,如果把混凝土搅拌企业控制在20个之内,让这些有实力的企业掌控整个混凝土市场,并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加强市场监管的力度,搅拌站的建设和管理就能够更加规范化,将促进混凝土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另一方面,水泥企业有强大的资金实力,能够按照国家标准对混凝土技术研发进行更多的资金投入,使搅拌站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得到更大的改善,有助于混凝土产业的节能减排、低碳环保。但是,收购价格也一直是困扰水泥企业进入混凝土产业的问题之一。通常,混凝土搅拌站平均都有3、4千万,甚至高达1、2个亿的应收款,为此企业高价叫卖搅拌站,以致水泥企业望“价”生畏。史绍茂表示,关于收购价格还需要深入协调。
史绍茂说,国务院已经批准深圳市特区内外一体化的方案,这将有利于深圳未来经济、民生、社会等各方面统筹兼顾的发展。此外,深圳市在未来5-10年的规划中本身的基础设施建设较多,公路、轨道交通,保障房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均比较大,这也将带动混凝土市场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