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骨料一般占泵送混凝土体积的65%~72%,即胶凝材料净浆与骨料的体积比(浆骨比)为28:72~35:65。在保证施工和易性的前提下,提高骨料体积即减小浆骨比,对混凝土的技术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现有的混凝土技术大多侧重于胶凝材料和外加剂领域,对骨料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我国现行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1]以砂率来定义粗细骨料的比例关系,取值时任意性较大。美国混凝土协会的ACI规范根据粗骨料的紧密密度、最大粒径和细骨料的细度模数等参数来确定粗骨料的用量,用重量法或体积法确定细骨料用量。这两项规范仅涉及两种粗细骨料,均属于半经验化设计模式。 我国建筑工程上使用的碎石,一直采用名义上的连续粒级[2],但是实际上往往达不到颗粒级配的技术要求(笔者称此类碎石为劣级配碎石)。近年来由于优质天然骨料的日益匮乏,再生骨料、采石场的尾矿石和尾矿砂、细砂或特细砂等各种骨料也逐步被采用。多元化的骨料品种对混凝土的优化配制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由于骨料品质的下降,加上骨料级配技术的缺乏,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往往采用提高砂率、提高浆骨比等方法来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易造成胶凝材料用量偏大,提高了混凝土生产成本,还影响到混凝土的收缩性能和水化热性能。 本文提出一种混凝土骨料多元级配体系,使混凝土骨料配制技术科学化、定量化,以期达到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1 技术模型 1.1 技术目标 在输入若干种骨料(一般为2~4种)原材料基本性能的前提下,可通过系统运算,定量地输出混合骨料的最佳合成级配和各种骨料的体积百分比,并提出骨料级配优化技术方案。 1.2 设计思路 建立理想的骨料目标级配模型,通过计算机程序运算,使混合骨料的合成级配最接近目标级配,并适当提高混合骨料的细度模数,从而减少起填充骨料空隙、包裹骨料表面的作用的胶凝材料用量。 不同粒径的粗细骨料互相掺混,只有一种状态是最紧密堆积的。Andreasen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尺寸分布颗粒的堆积理论。满足该理论的级配曲线接近抛物线,骨料颗粒处于最紧密堆积状态,空隙率最小。 20 世纪70 年代,Dinger 和Funk引入最小颗粒粒径的概念,对Andreasen 方程进行修正,提出了著名的DingerFunk 方程:CPTF/100=(Dn-Dsn) /(DLn-Dsn)。 其中:CPTF——小于粒度D的含量百分率(%), n——分布模数,取0.30--0.60, DL——最大颗粒粒径, Ds——最小颗粒粒径。 本文采用DingerFunk方程,建立基于不同分布模数的骨料目标级配模型。 1)以碎石、再生骨料和尾矿石等作为粗骨料,以尾矿砂、中砂、细砂和特细砂等作为细骨料。鉴于预拌混凝土公司的生产设备条件,每次取2~4种骨料投入运算。泵送混凝土砂率在35%至45%之间; 2)细骨料中通过 1)在边界条件限定范围内,对投入运算的骨料进行体积百分比随机取值,将混合骨料的合成级配与目标级配进行比对,以偏差系数K来描述两者之间的差异。偏差系数越小,合成级配与目标级配越接近。偏差系数一般为50-150。 2)以偏差系数K最小化作为目标,通过计算机程序的重复循环运算,找出该批投入运算的骨料的最佳合成级配,以匹配众多基于不同分布模数的目标级配,并确定每种骨料的体积百分比。 3) 根据每种骨料的细度模数和体积百分比,计算出混合骨料的细度模数M。细度模数越大,混合骨料总表面积越小,细度模数一般为5.5-6.1。 4)根据偏差系数K和细度模数M,确定最佳的骨料配比。 2 设计案例 2.1 原材料 现有以下九种骨料[4],需通过运算,获得一份最佳的四级配骨料。 表1 各种骨料原材料性能
注:1. 细骨料的细度模数按《建筑用砂》(GB/T 14684)计算。 2. 粗骨料的细度模数为各筛孔( 3. 混合骨料的细度模数是基于各种骨料体积百分比的加权平均数。 2.2 匹配不同目标级配的骨料体积百分比 以劣级配碎石、尾矿石、尾矿砂和特细砂A组成混合骨料,利用编制的计算机应用程序,运算出十二组合成级配(略),以匹配不同的目标级配(n=0.30-0.60),各组合成级配对应的骨料体积百分比如下: 表2 匹配不同目标级配的骨料体积百分比
由表2可知,本文涉及的劣级配碎石、尾矿石、尾矿砂和特细砂A四种骨料,难以匹配分布模数偏大或偏小的目标级配,原因是偏差系数K过大。当n=0.42时,偏差系数K几乎最小(118),细度模数M也较合适(5.70),理论上为该批骨料所能获得的最佳合成级配。 2.3 针对不同特细砂、细砂和中砂的运算结果 将特细砂B~D、细砂、中砂,分别取代特细砂A,逐一进行运算,按本文2.2的方法,确定每批骨料的最佳合成级配。如果将混凝土浆骨比统一为30:70,根据各种骨料的体积百分比和表观密度,可计算出每种骨料的用量(kg/m3)。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表3针对不同特细砂、细砂和中砂的运算结果
由表3可知: 随着特细砂细度模数的提高(从1.13至1.45),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可逐步提高(从 2.4 以细砂、中砂配制混合料的合成级配 由表3可知,如果使用细砂,其最佳用量反而降低,但是混合骨料的合成级配趋向于n值较高的目标级配。如果使用中砂,其最佳用量基本上与特细砂持平。但是,使用细砂和中砂获得的合成级配与目标级配非常接近(K=44~72,合成级配详见表4),砂率较低(38.5%~39.2%),细度模数较高(6.07~6.08),骨料的空隙和总表面积都可降低,对配制混凝土更有利。 表4 以细砂、中砂配制混合料的合成级配
将细砂和中砂配制的两种骨料混合料进行比较,尽管前者的偏差系数略大些,但是 此外,表4中两组合成级配的 3 小结 3.1 骨料原材料性能的变化,会明显影响混合骨料的最佳级配。在本文中,如果特细砂的细度模数发生细微变化,即使保持其它骨料不变,也导致最终结果差异较大。说明骨料配比的取值不能照搬别人的结论,必须建立在骨料品质的基础上,因“料”制宜。 3.2 本文以偏差系数K、细度模数M作为技术指标,以砂率、 3.3 本文提出的混凝土骨料多元级配技术体系,需通过大量试验和工程实践进行验证,部分边界条件需不断补充完善。 |
相关文章推荐
版权所有©东莞市预拌混凝土协会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莞龙路下桥银门街1号建筑之家二楼
电话:0769-22084399 传真:0769-22621806 E-mail:drca@163.com
粤ICP备05132723号